为了更好地指导我校新高考备考并了解高二年级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情况,助力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9月23日下午,南海教育局教研室组织高考文化课九大学科的教研员对我校高二、高三教学情况进行全面视导。本次视导活动分教研员深入课堂听课、集中学科组评课、与学校领导反馈视导情况三个环节。
听课实况
9月23日下午,各学科教研员深入课堂,随堂听课,分别听了荆蒙雷、黄玮、邹昕伶、周锦昌、易凯欣、范方琼、吕涛、陈晓霞、邓洁、沈联东、詹翠琼、曾飞强、许丽琼、唐梅、鲍杰、李珊珊、聂文超、陈秀娜18位老师的课,高一、高二、高三各学科没有课的老师参加了听课活动。授课老师们全情投入、讲练结合并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课堂氛围轻松和谐,他们认真负责的态度、丰富的知识储备、精彩的教学设计无不给教研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师们认真授课、讲练结合
评课现场
接着,各学科教研员就所听视导课的情况与科组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指导。在评课讨论会上,教研员和科组老师一起对所听视导课进行了细致的评课,老师们也提出了自己在备课、授课过程中的一些困惑,主动向教研员求教,教研员们也一一进行了解答。在专家的点评中,既有对课堂的肯定和建议,也有对学科教学中核心内容的指导,专家们字字珠玑,切中肯綮,让老师们茅塞顿开。
视导反馈
最后一环节,教研员及学校、年级领导集中三楼大会议室进行反馈交流。各科教研员对所听的课总体评价比较高,专家一致认为学校教科研氛围浓厚,教师个人业务水平过硬,各个备课组及上课老师态度认真,能充分领会新高考及新课标的精髓,充分把握学情,课堂教学设计高效,师生和谐互动,课堂效率高。如针对高二吕涛老师的《电势能与电势》一课,教研员陶科老师指出:“整堂课贯穿类比思想,注重学生动手、动脑,是一堂很好的示范课。”在评高三周锦昌老师《数列中的新定义问题》时,数学教研员郑喜中老师认为这一课同时关注到全国新高考试题和新教科书的例题,做到了根据学情设计课堂与讲练结合,这是今后教学与指导的重点。高三地理学科陈秀娜老师在讲授《降水的形成》一课时,注重知识迁移与合作探究,基于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概念并学会分析。该课的设计思路与课件内容已发布在“南中地教研”公众号上,同样得到了区教研员王高全老师的高度肯定。
与此同时,教研员们也对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概念教学、合理创设问题情境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
最后,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梁建伟同志作了表态性发言。梁建伟校长首先对区教研室的各位专家莅临学校指导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他要求教学线要借助这次视导活动的东风,继续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的水平,继续加强对新教材和新高考的研究,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同时要认真消化视导组各位专家所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仔细梳理目前存在的问题,立足现状,逐一整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此次视导,效果明显,犹如春风化雨,带来满满的正能量。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继续保持团结协作、凝心聚力的良好氛围,推动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文字:邱炜杰
图片:梁东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