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新的一轮历史新课程的改革,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任何的改革都是不断面临挑战,继而不断完善的过程,初中部编教材的出版,核心素养的提出,广大中学历史老师也必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新的挑战,而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也更加关注初高中的衔接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2020年10月30日,我校举办了南海区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以《北洋政府的统治》为主题开展的同课异构活动。活动分为上午的讲课、评课活动。下午是李惠军教授关于教学案例分析的讲座。在我校的全力支持下,历史科组高度重视,开会研讨,制定方案,上下一心,将活动组织得有条不紊,周到严密,讲课、评课、专家讲座各个环节无缝对接,紧凑有序。本次活动的组织安排赢得了教研员、评委专家和选手们的高度认可。来自南海实验中学的陈璐和我校的朱紫云老师给各位专家和同仁们献上了两场精彩纷呈的课。

来自南海实验中学陈璐老师认真讲课的瞬间
来自华师附中南海实验中学的朱紫云在与学生互动的瞬间

两位老师上完课以后,听课的老师们发表感想

金忠明教授对两位老师的讲课进行点评

李月琴教授对两位老师的讲课进行点评

李惠军教授对两位老师的讲课进行点评
上午的活动圆满结束,我校领导、历史科组与专家组合照
此次从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同课异构入手,得出初、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无论初中还是高中,教师都要努力使学生有良好的情绪反应,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探讨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也是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此外在此次同课异构的基础之上通过深入了解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情况,我们发现,高一学生对历史科目的兴趣比初中时期有所降低,出现不适应的现象,而其不适应主要是由于知识难度的提升、中外合编的教材编写体例,因此,对于造成初、高中
历史教学出现衔接问题的原因,专家组从升学考试地位差异、教材编写体例、内容难度、教师专业素养几个方面进行了归纳。结合最新高中课程改革关注核心素养的新变化,基于核心素养从知识、学科能力、价值观三个角度提出了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策略,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教师应熟悉了解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精心准备教学设计,设置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培养其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社会热点等材料找准情感代入的切入点,自然落实和贯彻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避免流于形式。

10月30号下午举行的关于教学案例分析的讲座

现场听课的老师积极认真听讲

下午13:00在没有休息的情况下,李惠军教授依旧精神抖擞的给老师们讲课

李惠军教授在讲课的精彩瞬间

金忠明教授对李惠军教授对讲座进行点评,让我们感受到了“神仙打架”的气势

我校历史科组老师欢送专家
文字:林湧
图片:卢曼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