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 8日上午九点半,华附南海实验高中历史、政治科组的老师们参观了位于千灯湖畔的广东大观博物馆·岭南金融博物馆。该馆虽然是私人创办的博物馆,但是馆内藏有精美绝伦的古代青铜器、铜镜、陶器和近现代钱币等文物多达1.2万余件,种类繁多、年代齐全、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来到二楼展厅,大家很快被“镇馆之宝” 春秋时期的交龙垂鳞纹青铜鼎所吸引。这件交龙垂鳞纹青铜鼎通体满饰纹饰,甚至连鼎足都装饰有兽面纹,环绕鼎腹的六条立体夔龙,细部装饰上采用浮雕、圆雕、分铸、榫卯、铸接等技术,其铸造技术在当时属世界先进水平。这件国宝早年流失在国外,一直被美国著名收藏家赛尔·克劳斯珍藏,2013年由博物馆馆主丁方忠、丁芳桂出资购回国。大家感动于馆主倾尽家财将国宝寻回,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还有机会能看到如此纹饰精美、气势雄伟的文物。
在“丝绸之路——丝路遗珍” 主题展中,老师们看到了人文地理研究价值巨大的古丝绸之路陶俑。透过表情丰富、造型各异的陶俑,老师们仿佛看到了当年中国对外贸易的繁荣景象。来自新疆的朱紫云老师,来自汕头的蔡金元老师,来自海南岛的卢曼妮老师,对这些历史更是津津乐道,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热情地讨论和交流。
在“镜鉴之明——青铜镜” 主题展中,展示了从春秋战国、两汉、隋唐,一直到宋元明清时的铜镜共150件,珍品众多,还穿插了对中国铜镜发展历史、各时期的纹饰标志及其象征、铭文典故、铜镜的保存与使用的介绍。青年教师李桂梅老师说这些镜子太精美了,恨不得穿越回古代做一回贵族家的大小姐。
在“商贸之本——古币纸钞”展厅,集中展示了元代至新中国各个时期的货币,有存世罕见的元、明时期货币,稀少的清代纸币,丰富多样的民国纸币,以及人民币等。政府、社团、军队、银行、钱庄、企业、行业组织等发行过的品类繁多的货币都能在此看到。张仲波老师参观完说,真心佩服博物馆的主人,有那么大的热忱,那么大的能量,那么好的机缘巧合可以收集到那么多的古币纸钞,为我们展现出一部生动的政治史和经济史。
此次参观的带队领导刘晔副校长记下了博物馆的联系方式,打算下学期组织学生来参观,认为这才是最生动活泼的知识。高中政、史学科分专题、分版块学习,由于教材字数有限,叙述历史要点化、碎片化,知识体系、线索欠完整,认识角度单一。近在身边的这种历史资源既能让老师知识更新,深度思考,带来教学的新灵感,也能让学生深入历史情境,对历史的认知更加全面、丰富。当学生毕业以后,让学生能记住高中政史学习留给他们的思维品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能记住博物馆里的这份感动,这份精彩,助他们赢得一个美丽人生。


(文字:张仲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