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常说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七个小时的时差,12小时的飞行,让我倍感时间的奇妙。2020年1月10日当地时间凌晨5点左右,航班降落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当我们双脚踏上《罗兰之歌》所称呼的法兰西这块土地,已是寒冬,虽然是冷风阵阵,但我们却满怀热情的去憧憬接下来两周的游学之行,为此,我校一年一度与法国姊妹学校的交流拉开帷幕。
排队办理登机牌
一万多公里的飞行
初到里昂
经过巴黎两小时转机,一小时左右的飞行之后,我们抵达本次交流学习的第一站:里昂。这里的色彩是绚烂的:蔚蓝色的天空,金色的暖阳,红色屋顶的楼群,穿越而过的罗讷河和索恩河已经在水上展翅翱翔的白鸥,整个城市就像被染坊里的色彩分刷过一样。这个曾经的丝织业中心还留着它的宝贵遗产,让我们一睹为快,而两百年前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之一----里昂织工起义的呐喊声放佛依然飘荡在市中心的白莱果广场。到达白莱果广场,我们兵分两路,我和赵老师带领一部分师生到圣马克中学交流,梁欢主任和黄老师带领另一部分学生前往马孔拉马丁中学交流。当我们和学校的师生见面的时候,我们的温暖的内心在此时互相交融。一阵寒暄之后,同学们拉着法国伙伴的手各奔自己的“家”,相信今晚法国的星夜下藏着很多中国少年甜美的梦。
里昂机场合影,之后就要分成两支小分队前往不同的中学
里昂的城市口号“ONLY·LYON”
里昂市中心白莱果广场
圣马克中学负责的老师致欢迎词
拉马丁中学准备的欢迎仪式
法国印象
法国的初印象是浪漫。可是,在里昂一周的生活里,我们开始对这个印象产生怀疑。晚上八点以后,大街小巷店铺已经关门,没有所谓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法国人生活也很单调,甚至刻板,十一点以后整个城市便进入了宁静;白天步履匆匆的行人穿着黑色大衣,凝重,单调。到底浪漫在哪?我充满疑惑。
不过,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里的人都为我一一进行了解答。
在法国学校的学习
我们对于国外的高中教育认为是早上十点上课,下午三点放学,没作业没压力。跟随孩子们一起上课的时候,我真的180度大转弯,课程一点都不轻松,大部分的课程都需要做L’expression ecrite。当然出国语言关最难,现在科技发达了,出国都可以携带翻译软件出门。所以有人质疑学习语言是在浪费时间,但我想说真的话时间去学习语言,才是了解一个国家文化最快的方式。我惊呼于我们中法班的学生在一年半的法语学习,在于法国学生一起上课的时候,一点也不露怯。对我们的学校的法语老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最让我感动的是,圣马克中学的欧阳文老师在上一节中文课的时候,内容是教北京奥运会歌曲《北京欢迎你》,我们的学生和当地的学生一起互动,一起学,一起唱。中法1964年建交至今,56年了。我们的友谊就像歌词里唱的:“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拥抱等你。拥抱过就有了默契你会爱上这里”。
跟法国学生一起上课
分小组学习
可是贴着中国对联“日日平安日,年年幸福年”
法国学生上中文课的课堂笔记
接待家庭的生活
除了陪伴孩子学习,我们也有幸被邀请去拜访接待家庭,这也让我们能多方位的了解法国家庭的真是生活。家居的布置是一个学问,法国人很注重细节,一幅画,一瓶花,一尊雕塑的安放都有一番讲究。在他们开来,没有金碧辉煌,有的是一种温馨的情调;没有喧闹,有的是美妙的旋律。在正式用餐前,会坐在客厅一起聊天,尝一尝住家做的饼干,收藏的红酒,珍藏的奶酪。
胡雨乐的接待家庭。五口之家,父母都是来自非洲加蓬的移民,加蓬历史上是法国的殖民地,所以法语是当地的语言。父母来到法国经过自己的努力在法国扎根。父亲是一位会计,母亲是全职太太。他们家的生活水平应该和中国的普通家庭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父亲告诉我,我是靠着知识才改变命运的。所以也希望我的孩子能够接受最好的教育。当然他的女儿并没有让她失望,非常的优秀,成绩名列前茅。而且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高中毕业以后,希望能够到中国来留学。
刘婧恺的接待家庭也是一个四口之家。这是一典型的法国家庭,父亲是室内设计师,母亲是一位西班牙语老师。这在法国属于中产阶级的家庭。所以两个孩子各有所长,姐姐会钢琴,小提琴这些乐器,弟弟是学习游泳等体育项目。家里贴满了父母和孩子的合照,周末在家陪孩子;每年假期,姐姐都会去西班牙去探望外婆。
除了这两个例子,我们还参加了其他家庭的接待,就不一一举例了。每天我们也会在朋友圈里看到孩子们分享的家庭晚餐。香煎鹅肝,盐焗蜗牛,刺身生蚝,酒焖青口,奶酪烤土豆以及独具特色的国王饼(?a c’est une galette des rois)。
受邀参加刘婧恺同学接待家庭晚宴
刘宇桐同学和接待家庭合照
林静欣同学和接待家庭合影
赵慕聪同学和接待家庭合影
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
此次游学我们活动主要在里昂和巴黎两座城市。
里昂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的城市,在15世纪时就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丝织品产地之一,17世纪曾一度成为法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今,它是一座大学城、工业城。在群山环抱中的里昂老城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更为其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当地学校为学生安排了丰富的行程。
富维耶圣母教堂
参观里昂著名的汇流博物馆
里昂市政厅留念
热尔兰球场即里昂足球俱乐部主场体育馆
离开姊妹学校
虽然我偷得了七小时的时差,但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与姊妹学校的交流不知不觉就接近尾声了,下一站我们前往巴黎。一大早接待家庭就已经在离别的路口目送我们离开。

接待家庭目送我们离开
游览巴黎
巴黎,世界五大国际大都市之一。巴黎建都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法国,也是西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当你身临其境的时候,你会惊讶于这座城市在古老和现代的时空里显得如此游刃有余。“一百年,可以积淀、挣扎、反思而产生雨果。一百年,也可以推陈出新,埋葬一段历史,因而彻底忘却,整个民族并不因为经历了什么而有所长进。巴黎是一个城市,也是一个历史缩影。踏上巴黎的街石,看着它完整的古都风貌,你会感受到一些他们的历史观。”(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
参观巴黎卢浮宫
埃菲尔铁塔合影留念
凡尔赛宫,法国波旁王朝鼎盛时期的见证

蒙马特高地至高点上的这座突出的纯白建筑就是圣心教堂
朱自清在《欧游杂记》中说道:“我们不妨说整个儿巴黎是一座艺术城。从前人说‘六朝’卖菜佣都有烟水气,巴黎人谁身上大概都长着一两根雅骨吧。你瞧公园里,大街上,有的是喷水,有的是雕像,博物院处处是,展览会常常开;他们几乎像呼吸空气一样呼吸着艺术气,自然而然就雅起来了。”
融合、创新、包容、浪漫而艺术,这就是巴黎。
学生感悟
1、赵幕聪:这段时间虽然没有被法国的奢华所震撼,但所感受的是法国中产阶级的风土人情。包括饮食;住宿和出行。一周的时间里得到的都是Rayan一家无微不至的关怀。
见面第二天,我便随着家父到里昂郊区的小城格勒诺布尔玩雪。阿尔卑斯山脉绝对是欧洲最独特的风景。在这些山脉之下或之间,镶嵌着各式各样的景观和丰富的活动,从主要的国际滑雪胜地到迷人的度假村庄。无论是赏雪、滑雪、还是远足都是绝佳的选择。夕阳西下,东边的月亮在这时候也看得清了,从这头看对面的南针峰映着暖暖的阳光,画面美得我都觉得不真实。
最后在法国经历了埃菲尔铁塔浪漫,凯旋门的威武,凡尔赛的奢华,卢浮宫的精致和Rayan一家人的照顾,这一切无不体现着法国这艺术的国度啊。
2、刘婧恺:第一点当然是认识了很棒的一群法国朋友。我很幸运,遇到了很好相处的住家,贴心的照顾却没有生硬的客套,让我很自在,也没什么压力,和她相处很自然。她还带我认识了她的朋友们,大家一起玩,也都很都照顾我,无论是饮食上还是语言上。他们的真诚让我很快放开了,真的很开心认识他们。
再就是很直接地了解了里昂。其实我之前想来法国读书的愿望并不是很强烈,毕竟不算了解这里。和大家一样,对法国的认识只停留在巴黎铁塔卢浮宫,没有真正了解到它的可爱之处。这次的交流,在里昂住了一两周,不得不说,真的很喜欢这里。学校附近会飘荡着隔壁面包店溢出来的面包香,一味到香味,就知道,哦快到学校了;咖啡店里不仅有年轻的面貌,头发花白打扮时髦的老太太也会挽着她的好姐妹像高中生那样,来这儿聊上几句;地铁上,抓栏杆的手往往还攥着一份报纸,坐在椅子上的人也摊着本书在阅读;博物馆里,总有小孩拿着纸笔安安静静地记录着或是脖子上挂个小相机,严谨地确认着构图再按下快门......在这里,无论男女老少,大家都像热爱着甜食那样热爱着生活,热爱着学习。
短暂的交流带来的快来总是浓缩的,来年再来时,希望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两周的法国之旅就此结束了。回到开头的问题,关于法国人浪漫:原来浪漫是一种源自法国人骨子里的一种情愫,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哲学。还有很多故事没来得及细细品味。我们来过、看过、感受过、心中春意永远盎然。不过对于这群孩子来说,旅程远没有结束。岁月继续,此次游学只是一个序曲,他们将用青春书写接下来更加华美的篇章。
文字:林湧
图片:国际部
编辑:闫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