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0日,半塘图书馆俱乐部于讲学厅内开展了第一次对外活动。 活动的开场首先由李梦萍同学介绍了半塘图书馆俱乐部:“半塘”取自于朱熹的诗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而“俱乐部”,从字面来看即是要“一起享受快乐”之意。所以半塘读书俱乐部,正是意在和大家一起分享阅读所得之快乐。 之后,由高二一班的李欣同学和李梦萍同学分别介绍了《谁家的可可》和《最好的我们》。 《谁家的可可》是著名动画导演胡一毕的作品,故事的主人公可可的原型是胡一毕两岁大的女儿,作者以温柔的笔触创作出一整本温馨可爱的绘本。李欣同学在演讲中如是说:“看完此书后我才知道,童年原来也可以这样记录与回味。长大以后的可可要想知道自己的童年小事,不用依靠一张发黄的老照片,也不用依靠从大人的口中听来的零碎事儿,而是凭借一幅幅娓娓道来的、手绘的、来自父亲的图画,就能重温如此温馨甜蜜的童年。我是多么羡慕啊,羡慕可可拥有这么用心且会画画的爸爸,羡慕胡一毕拥有这么天真烂漫的萌娃。孩子的眼睛可以找到天堂,孩子的父亲更把天堂定格在掌心。胡一毕用可可的视角,描绘出小孩子对这个未知的世界满满的好奇与期待,让小孩子感同身受,让大人感慨万千,所谓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这就是《谁家的可可》的魅力。” 《最好的我们》则是八月长安笔下一个极尽温柔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耿耿、余淮,是被淹没在人海里,拿着路人剧本的,低着头走在狭窄青春里的孩子,慢慢挺直脊梁,成为一个眼里有光芒的耿耿,以及那个一点一点接受着现实世界的残酷锤炼,在不经意的瞬间长成了可以用羸弱稚嫩肩膀,义无反顾抵挡厄运袭来的、最终成为一个足以承担自己、承担母亲、承担生命,强大到可以被依靠的意气风发的余淮。 李梦萍同学于演讲的最后感叹道:“感谢八月长安在她所有的作品里释放出的,对每个人青春时光的善意。我始终觉得善良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稀缺的品质,尽管它看起来不费吹灰之力,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把目光投向社会观念里思想单薄,无处深刻的少年群体,去书写那段看起来乏善可陈的生活。也真的真的很感谢八月长安,是她让我懂得,尽管我的青春看上去谨小慎微,苍白无趣,迷迷糊糊地度过了,但当我回望,它绝不是贫瘠的沙漠,每条来路的轨迹都清晰交错,我一样可以沿着走过的痕迹回溯到起点,停下来认真想想,是什么构成了如今的自我。 我们都不会一无所获。 那些在青春的泪眼朦胧里狠心道别的梦,绕过千山万水,终有一天再次相遇。 在这些可以不守规矩恣肆构造,大胆奢侈地赋予任何美好愿景的幻想里,我开始认真期待属于我的未来。 尽管它依然深不可测,祸福难辨。”
张晓风 《一一风荷举》中有言:“人间永远有秦火焚不尽的诗书,法钵罩不住的柔情” 半塘读书俱乐部期望你的加盟,发出自己的声音,分享你所喜爱的诗书 吹灭读书灯,一身全是月。祝各位阅读愉快! (文:梁国涛 图:梁国涛 摄影社)
半塘图书馆俱乐部的介绍

好书分享1

好书分享2

主讲合照
|